实际上在当时,天下局势还没有完全平定下来,且不说南方诸道没有多少人降服于晁荒的伪政权。就是北方诸道里,晁荒能够控制的地区,也就是京畿东道、京畿道、京畿南道和京畿北道部分罢了,燕云道和大半个京畿北道都还没有臣服,远在西北的甘凉道,和西南大陈末帝躲藏的川蜀道、滇黔道,都没有降服。晁荒便已经沉溺于胜利的喜悦之中,可谓是极为不智。可惜当时晁荒身边的诸多大臣们,大多和自己的皇帝一样,都沉溺于胜利的喜悦之中,丝毫没有感受到,即将到来和隐藏的危机。即使有少部分智者,也大多声音被淹没在了一群人的阿谀奉承之中。
而大陈末帝自舍弃都城之后,便一路西逃,在秦州短暂停留后,令太子秦王去西北甘凉道去勤王召集义军来保驾。而身为太子的秦王,并不是很得宠,他的生母在宫廷斗争中失败,最终郁郁而终,而大陈末帝的宠妃却是另一人。所以秦王的身份非常尴尬,他的前半生可谓是受尽了冷漠和白眼,即使是国家即将灭亡,山河破碎如此的地步,大陈末帝依然没有放心这个不受宠的儿子,给了他招募义军的权力,却又派了亲信来监视他,这让秦王感到了心寒。
在这种危机时刻,大陈末帝想到的是退位做太上皇,然后把皇位让给太子秦王,让他去接手这个烫手山芋,自己去溜之大吉,跑到川蜀天府之国去避难了。而大陈秦王接手的虽说帝王之位,可是他所面临的,却是一个极为难处理的烂摊子。当时大陈都城已经沦陷,北方诸多里,除了燕云道和京畿北道部分外,几乎全部沦陷,而且即使没有沦陷的地区,也是鞭长莫及,根本无法支援,连自保都难以做到。
至于南方诸道,看似没有沦陷,可是那些封疆大吏们,在接到勤王圣旨后,却表现出了极为暧昧的态度,虽说没有去投降晁荒。可是同样没有派兵勤王,甚至连平素从运河漕运的粮饷钱财都暂时被停滞了,秦王知道,那是他们在冷眼旁观,那些封疆大吏们,包括镇守南方的各大王爷们,都想要趁着这次的动乱,在这混乱的政治局面里,分一杯羹。
这些或许都不重要,可是最为致命的,却是来自太上皇大陈末帝的监视和干扰,秦王每发一道诏令,就必须朝着川蜀道也发一道,然后等待太上皇的诏令,才可以实行。政出多门,素来为战场大忌,尤其是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晁荒虽说因为沉溺酒色,没有趁胜追击,对大陈皇室残党斩草除根,可以谁又说得准,晁荒下一刻会不会忽然爆发,对他们进行追杀呢?
就在秦王惶惶不安之时,那个被大陈末帝派来的使者,却忽然告诉秦王,他愿意全力辅助秦王,坐实帝位,并重新振兴大陈帝国。秦王在无计可施之下,便听从他的想法,开始了他自己的计划。秦王所处的甘凉道,素来都是大陈帝国流放犯人的地方,再加上这里诸多蛮族遍布,边民民风彪悍,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秦王在那位使者的安排下,很快和当地的几大部落首领联系上了,秦王为了得到对方的支持,不顾恶心,在宴会上按照蛮族的习惯,吃下了带血不熟的牛肉,又在大雪达到膝盖的恶劣天气,前往拜访一位部落酋长的住处,再加上他迎娶了一位大酋长的女儿,又舍得花钱,在种种行为之下,那些甘凉道的蛮族部落们纷纷归心,将自己的子侄族人都带来到秦王的麾下,这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足足有三万之多。
而秦王又凭借着自己的威信和大陈末帝的圣旨,在甘凉道挑选精锐凶悍的边民,这里本就是战争多发地点,民风彪悍,所以秦王并不费力便将数万边民聚集起来,组成了一支新的军队,名为“秦军”。这个一语双关的名称,自然也暴露了秦王的野心,不过秦王借着战时必须要政令统一的理由,不再理会川蜀道里太上皇大陈末帝的政令。而军队尽失的大陈末帝,也只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秦王开始大逞凶威。
可是仅凭这些不到十万的军队,秦王并不认为自己可以击败,坐拥号称百万大军,实则也有三十万军队的晁荒。哪怕晁荒此时已经沉溺酒色,可是他手下的那些军队却不是纸糊的。而这时那位使者又给他出主意了,若是以这刚刚成立的秦军,和那至少三十万大军的晁荒对抗,那样的话,即使胜利也是惨胜,且不说能否震慑住失去晁荒统治,而群龙无首的乱军,光是那一直隐忍不发的太上皇大陈末帝,要是在那时在背后捅刀子,也足以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了。
于是那名使者建议,向盘踞于西北一带,一直对大陈帝国行臣子礼的回天王朝求兵。秦王答应了,而回天王朝也同意派出精兵来帮忙,但是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收回都城之后,城中钱粮牲口等财物,必须全部交给回天王朝,作为劳军费。而秦王为了收复都城,也咬牙同意了。
而回天王朝果然派出了精兵六万,和秦王的秦军会合,一同东向,攻向了大陈都城。而还在都城里享乐的晁荒,终于想起了那个大陈皇室还没有被彻底灭绝,而他手下的大军却都星散,四处抢掠去了。不过饶是如此,晁荒手下还有十五万左右的军队,和回天、秦军的联盟竟一时间打成了一个平手。而这时已经秘密投降秦王的秦重全,突然出兵攻击晁荒军的后方,两面夹击之下,晁荒军大乱,谁也没有想到,军中会有如此叛徒。
已经彻底被打败的晁荒带着大约数万溃军一路东逃,逃到了如今的京畿道附近。而在那里,早就等待多时的秦重全,也露出了他的獠牙……
:
第1384章 天州往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