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在翠微居

翠微居 > 军事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161章 南察风波(廿九)破阵

第161章 南察风波(廿九)破阵

作者:云无风

热门推荐: 昏嫁 心理罪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和影后妈妈上实习父母综艺后 我欲修仙,日更三千 当斑的女友粉穿成了斑妈 顶流的小祖宗来自大唐 鬼手巫医:冥王宠上瘾 女神重生之巨星老公 【快穿】小少爷靠美貌横行全系统 反派肆意妄为[快穿] 盛唐不遗憾 大魏宫廷 邪御天娇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宰执天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天启之门 庆余年 锦衣春秋 汉乡 贞观大闲人

加入书签 翻上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投推荐票 手机阅读

    突破远程火力封锁杀近刺刀阵前,一场血战随即展开。

    与唐时“以步制骑”的大杀器陌刀兵不同,刺刀阵虽然也能“如墙而进”,但显然不会有“所当之敌,人马俱碎”的霸道。刺刀的用法不以劈砍为能,几乎只专司“刺”之一道。

    但说实话,大唐陌刀兵虽强,却有两个严重的缺陷。其一是陌刀本身的制造在当时过于“高精尖”,不仅产量极低,而且价格昂贵,很难大量装备;其二是陌刀兵的选拔也极其严苛,说百里挑一那是客气的,实际上可能需要千里挑一,因为陌刀兵不仅需要勇气惊人,还需要力大无比——力气小肯定劈不出“人马具碎”的效果。

    正是因为这两个问题,盛唐之后再无陌刀,陌刀兵逐渐成为传说。

    刺刀却没有这样的困扰,虽然刺刀的制造也是“高精尖”,但当前京华可以满足,而刺刀的使用却远比陌刀简单,对人的要求低得太多太多了,但凡一名合格的士兵都能用。

    不过,刺刀本身并不算一样非常专业的冷兵器,它实际上是一种配套武器,主要作用是弥补火枪兵没有近战能力的缺陷。

    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个三眼铳的异化产品,都是为了让士兵既能进行远程火力投射,又能进行近身搏斗。如果单从其冷兵器属性对付骑兵的角度而言,刺刀阵事实上是不如长矛阵的。

    古典时期最实用、性价比最高的近战冷兵器是什么呢?这个其实基本上没有争议,是长矛!不是其他什么花里胡哨的冷兵器,就是朴实的长矛。以长矛为代表的这种长柄刺杀用冷兵器被称为“百兵之王”。

    都是长柄武器,长矛和一般的枪、槊、铍之类的武器还是有区别的,虽然有说法是这些武器的区别是有型制上的差异,例如矛与枪差异在头端样式,矛与铍差异在接柄的方式,但是,长矛和它们最明显的差异是在长度上。

    长矛其实称为长柄枪比较好,一般的长柄枪长度在一丈到两丈,也即是长三至六米(不过根据市川定春的《武器事典》,中国的历史上以矛来称的长柄武器最长有到5.6米,以枪来称的长柄武器最长有做到8米的长度,隋唐之后矛枪混称不做区隔)。

    这个长度可能超过不少人的想象,毕竟长达6米的冷兵器,这个可能在影视剧中都不常见。这么长的武器,操作起来方便吗?

    想都不用想,当然不方便啊。用6米的长枪,你就别想什么花里胡哨的招式打法了,比如舞个枪花什么的,那纯属做梦,这种武器的使用方式基本就是一招,向前戳刺——没错,就这么一招:刺!

    那这一招有用吗?当然有用!

    尖端武器戳刺所能产生的强大杀伤力,哪怕是原始人都能认识到的,也正是因此,人类很早发明了枪矛这种戳刺类的冷兵器(木、竹削尖)。近战冷兵器说实话,大体就分三个类型,一是刀剑这种以刃进行杀伤的;二是枪矛这种以尖头戳刺为杀伤的;三则是以锤棒这种钝兵器。

    这些武器中,唯一能做的很长的,也就枪矛了,其它两种要是做太长,那基本就没什么可操作性了,杀伤力不增反减。

    长有用吗?当然是有用的,古语有云:一寸长一寸强。武器越长,它的攻击范围就越大,长矛就是如此。长矛首先很长,所以攻击范围大。

    其次杀伤力也很强,别看只有戳刺的一招,但是这一招是杀伤力最强的招式,要是想打击有铠甲防御的敌人士兵,戳刺是最有效的。刀剑这种以劈砍为攻击方式的兵器,在破甲的时候遇到的阻力为特别大,对抗重甲敌人处于绝对的劣势。钝器当然也能“破甲”,但那就和陌刀兵的选拔面临同样的问题了,你首先得有这种大力士级别的士兵。

    无论是在古代的东方还是西方,长矛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冷兵器,西方那些著名的方阵,冷兵器中的绝对主力都是枪矛,长矛兵在古代绝对是古代最有效的兵种。

    长柄兵器进入战场,除了车兵与骑兵使用之外,在步兵使用中亦很广泛,方阵中的长矛兵是接续在盾牌步兵后面,利用盾牌与盾牌之间的空隙进行突刺。

    步兵对抗骑兵,除了使用火器和弓弩外,排成紧密的方针,用密集的长矛刺杀几乎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大致在眼下这个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如历史上的大明白杆兵、瑞士长矛兵、西班牙大方阵等著名军队,都靠长矛对付骑兵,其中西班牙大方阵还需要靠长矛兵保护火枪手,这和高务实现在这套理念非常接近。

    长矛的实用性是非常强的,中国南北朝时期,戟、戈等古典长兵器基本都被淘汰了,军队士兵大规模制式使用的长兵器渐渐就只剩下枪矛一类。而欧洲也一样,自14世纪开始,步兵使用长矛和斧枪(一种瑞士人特有的冷兵器,枪和斧头的合体,中国一般翻译成“瑞士戟”),这导致封建骑士开始衰落。(便宜克制昂贵,昂贵者必然呈现衰落之势。)

    冷热兵器交替的时候,通常火枪兵和长矛兵配合使用,当时已经有了使用火绳枪的枪兵队,而因为火枪为单发射击之故,在射击与射击间容易受到敌方步兵与骑兵的突击,在敌方突击时仅有枪托做为防身钝器的火枪兵太过于无力。因此当时的火枪兵身旁常有手持长枪的枪兵负责保护,这也就是西班牙大方阵的真正内核。

    一直到刺刀发明才改变了这种局势。有了刺刀,火枪兵也有了强大的近战能力,能单独在近战中对抗敌人的骑兵和步兵,于是开始有国家编制出全员皆为火枪兵的部队,大幅提升战力。

    关于刺刀,中国方面最早的文献记载为1606年,何汝宾《兵录》的铳刀,而西方首次出现在17世纪法国巴约讷(bayonne)的一场农民争执中。当时的农民将小刀插入来福枪枪口内,用以袭击敌人。到了十八世纪时,插座式(socket)刺刀出现,是由火枪枪管的右横方突出的类型,这是因为当时的火枪为前装式,进行装填弹药时不会干扰。

    京华目前所产的火枪也还是前装,只不过是燧发前装并配备了纸壳定装药而已,所以高务实搞出的刺刀,也是插座式刺刀。其采用了长矛的刺式攻击,取代三眼铳的钝器攻击,配合火枪三段击而形成一个另类的西班牙大方阵。

    好处是武器装备更统一,方便后勤保障,也方便训练,符合高务实一贯的简化后勤思路,使单兵作战能力培养的效率倍增;坏处则是它在真正抵抗骑兵冲阵的那一瞬间,战斗力是不如长矛兵的。

    不过,当冲阵骑兵的冲击力用尽,双方开始陷入混战之时,长度更加合理的刺刀,则比长矛兵更加好用。


    简而言之一句话,刺刀的最大特色,其实就在于“远近皆可,威力不弱”。换句话说,它其实是个万金油,啥活都能干。

    蒙受巨大伤亡而终于冲杀到刺刀阵前的八百蒙古重骑兵,按照布日哈图的战前要求,在战马临近刺刀阵前约二十步时,忽然齐齐掏出一个头套,人向前倾,伸长左臂,将那头套套在马首之上。

    巨响的问题,这批精锐重骑兵靠精湛的马术强行控马来克服了,但战马会自动避让“亮而尖”物品的习惯却不好靠马术克服,是以他们临时准备了布头套。

    训练有素的优秀骑兵战马,是可以短时间内无视视线而全凭骑士驾驭命令来行进的。蒙古人因为经济原因,重骑兵日益减少,但这在另一个程度上使得能够入选重骑兵的骑手更加精锐,马术更加了得,他们显然有这样的能耐。

    张万邦原本镇定自若的脸色在此时变得难看了一些,但他并无惧色,只是深吸一口气,抽出佩刀骂道:“两千重骑兵换老子两千步兵?图们这老小子怕是不懂算术!”然后举刀怒吼一声:“弟兄们,这场仗咱们亏不了,封妻荫子就在今朝——干他娘的!”

    刺刀阵这批人,无人家丁还是卫所兵,都是大胜过蒙古骑兵的,心气的确是高,到了这般境况,竟然无一怯战,怒吼着轰然应诺:“干他娘的!”

    说时迟那时快,铁骑已至当前。蒙古重骑兵不使用长兵骑枪虽然让他们的冲阵不如西方骑士那么凶猛,但战马的冲击力依然在。

    虽然第一批撞上刺刀阵的战马几乎毫无例外失蹄倒地,但巨大的惯性使得它们的尸体向前滚去,甚至能撞飞两到三层刺刀横列,马上骑士则早有预计地进行跳马翻滚然后起身作战。

    跳马翻滚是个极其危险的动作,尤其是对于身着重甲的骑士而言,好在蒙古人的所谓重甲到底不是欧洲那样的全身具装,而是皮甲外镶铁片,仍然能保证人的活动能力。不过战场之上跳马翻滚的难度又更大了,这一批宽正面上跳马翻滚的骑士只剩下一半活着站起来。

    但这一波冲击的确造成了巨大的效果,那就是蒙古人忽然发现:刺刀阵本身对于重骑兵的防御能力并不出众!虽然第一波宽正面上的重骑兵几乎损失了他们全部的战马,但这个正面一共只有大概三百人。

    换句话说,真正近距离蒙住马目冲击刺刀阵并不需要特别雄厚的兵力。之所以此前两次大战都是蒙古骑兵败北,真正的根源其实是刺刀阵后方的火枪兵和火炮威力太大,蒙古骑兵根本等不到冲至阵前便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失去了冲阵最关键的集中冲击力。

    蒙古骑兵们的杀意随之暴涨,不论是爬起来再战的落马骑兵,还是后方冲进阵中的马上骑兵,纷纷扬刀劈砍,打算以杀泄愤。

    远处的图们也兴奋起来,举起一具明显是明军低级装备的单筒望远镜看得大喜过望,当看到破阵完成的时候,他大笑着用力拍了拍布日哈图的肩膀,大声道:“好好好,布日哈图,你果然有一套!这刺刀阵偌大名头,原来不过是银样蜡头枪,只要顶住他们的火器,冲到阵前再立刻蒙住战马的眼睛,这刺刀阵根本拦不住我蒙古铁骑!”

    周围的蒙军将领也纷纷大笑,互相弹冠相庆,整个蒙军后方一片欢喜,就等着继续冲上前的轻骑兵对已经“破防”的张万邦大肆屠戮了。

    可惜,他们的庆祝可能太早了一些。唯一还保持着矜持的布日哈图很快发现了异样——明军刺刀阵破开之后,蒙古重骑兵并没有能对明军步兵形成摧枯拉朽的碾压,两支军队很异样地缠斗在了一起。

    图们等人的反应迟了一些,等他们发现布日哈图的表情依旧严肃之时才反应过来,纷纷朝张万邦部的位置望去,这才发现不太对劲。

    明军的刺刀阵虽然告破,但并未崩溃,反而连火枪手都通通变成了刺刀兵,开始以十个左右的小队阵型分工合作,对习惯于单打独斗的蒙古重骑兵进行围剿。

    没错,就是围剿!

    布日哈图最先叫出声来:“不好,这是……小鸳鸯阵?”

    他说得不算错,但也不算完全对。张万邦部的这套打法的确来源于“小鸳鸯阵”,不过高务实私底下一直把人数十几人和几十人的两种小鸳鸯阵称之为“班排战术”。

    这便是以后世一个步兵班或者一个步兵排左右的兵力,按照小编队合作进行训练而出的战术,它和当前时代的大阵并不冲突,只是在大战场上形成很多个小团体来进行作战。

    这种战术详细的说起来过于复杂,简单的说就是在各个局部战场形成兵力优势,始终保持己方以多打少,以最快的速度围剿各自为战的敌军,最终积小胜为大胜。

    蒙古重骑兵虽然精锐,但再精锐也没法一打十,何况他们是弯刀骑兵,又不是长枪骑兵,他们在冲击力消退之后,也需要靠近明军才能完成斩杀。而明军使用的是刺刀,枪托枪身再加刺刀,远比弯刀更长,能更早的对蒙古骑兵造成损伤——未必一定要刺人,刺马同样有效,因为那马铠即便可以防箭矢,甚至一定程度上防劈砍,但显然防不住锐利的刺刀戳刺。

    本以为要势如破竹的蒙古骑兵完全没有料到,在打破了“刺刀阵神话”之后,等待他们的不是胜利,竟然是更加艰苦甚至不占优势的缠斗。

    战场之外,两军主帅图们和曹簠同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只不过,他们惊叹和震撼的心情想必截然不同。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饮一壶灼酒”的月票支持,谢谢!



第161章 南察风波(廿九)破阵  
  玛寂大陆:洛门教宗  宦海龙腾  东唐再续    鹿觅仙途  路人甲穿越记  诸神!  白夜浮生录  现代咸鱼生存指南  
加入书签翻上页返回目录下一章投推荐票

更新推荐:全军列阵 国民神医 木叶:从解开笼中鸟开始! 星界蚁族 最强战神 将军好凶猛 大荒剑帝 一剑绝世 星辰之主 盖世人王 春丽和奶奶

搜"大明元辅"
360搜"大明元辅"
语言选择